82中文网 > 穿越小说 > 大明:家祖朱重八 > 第230章 这都行

第230章 这都行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晚上下值,文臣聚在了一起。阑

    “你们说,这该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有人率先开口,引起了话题。

    “都已这样了,能有啥办法?”

    今天一天,他们把该想的办法都想了,奈何无济于事。

    “都怪郁新,他好歹还是个读书人,新设算数和大明律,这不是挖儒圣的墙角吗?”

    自昨天早朝后,郁新便被孤立了。

    今日的聚集,不仅郁新没被邀请,户部的其他人也没被请。阑

    算数和大明律是否有用暂且不说,但把这两门纳入科举的范围,那儒家又如何保有独一无二的尊崇地位。

    “我看郁新压根不知道,从头到尾只是宫里的意思,郁新不过是背了锅。”

    有人还算是清醒,想到了个中原因。

    “不管郁新知情与否,他肯定是指望不上了,我们都是圣人门徒,总归想个办法,不能让杂七杂八的东西和圣人学说平起平坐。”

    他们今天集聚,不就是为了这。

    “是啊,该想个办法。”

    附和的人倒有,但始终没主意。阑

    方派弟子的血尚未干涸,在有了圣意的情况下,他们又哪敢抗旨,和朝廷对着干。

    哪怕是奏章提意见,也不敢那么激进。

    读书人地位之所以高,那是因皇帝惧怕他们手中的笔。

    一旦不惧生后名,他们的性命便也如草芥,不值一提了。

    “哎,陛下好像是说,增设算数和大明律,四书五经是为辅的,也就是说,在考这两门的同时,还是得会作文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好像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有了引导之后,很多人开始附和。阑

    读书人临阵磨枪,学习算数和大明律应对明年的科举,或许是不成问题。

    但这些人总得要脸,在大部分人反对的情况下,总不能头铁到和天下读书人对着干。

    而如果没有读书人愿意,便只剩下了职大的那些学生了。

    不是他们看不起职大的学生,就他们那点儿学识,怕连个童生都不如。

    “那明天我们一块找陛下把这个事情定实了,免得到时候因职大学生单独走后门。”

    “科举是为国选贤取仕的,公平公正那是必须要做到的。”

    众人七嘴八舌的,交流了具体方案。阑

    既要保命,又要达成目的,自然得有个详细的计划。

    次日的早朝,朱允熥没再缺席。

    科举增设算数和大明律,那些文臣要想办法也早就想出来了。

    有黄观那句话,他也有底气了。

    在应付那些文臣时,完全可得心应手。

    行礼结束,礼部尚书任亨泰站出。

    “陛下,科举增设算数等事,臣还是觉有些不太妥当。”阑

    对于这种反对意见,只要敢露头,那就绝不能姑息。

    “咱旨意下了,邸报也传了,你说不太妥当,是让咱吃失信于天下人,还是你要抗旨不成?”

    老朱瞪着眼,神色犀利。

    “臣...臣不敢...”

    任亨泰支支吾吾,话都说不完整了。

    就老朱那种气场,不是一般人能顶的。

    “陛下,儒家三纲五常维系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,是天下长治久安的必要礼法,绝不可轻易废除。”阑

    说这话的,是刑部杨靖。

    儒家传承于前年,就是因其主要思想是为统治者服务的。

    就像一些国家,教权凌于皇权之上。

    要想天下归一,首先得思想归一。

    所以说,不管怎么变,儒学肯定是不能轻易废除的。

    “谁说咱要废了?”

    老朱面无表情,反问了一声。阑

    “陛下说的是,算数和大明律为主,四书五经为辅,只是要选拔精通算数和大明律,又没说彻底不考察四书五经了。”

    这次说话的,是兵部的茹瑺。

    “那这样的话,具体该如何考?”

    很快,工部秦逵接话。

    话都说到这儿了,若还不明白,那可就是傻子了。

    不用老朱为难,朱允熥直接站出。

    “几位尚书,增设算数和大明律,职大必然是要出大力的,你们有啥要说的,尽管说就是了,孤来想办法解决。”阑

    朱允熥勇于担责,很让人有好感。

    “臣的意思是说,即便四书五经为辅,但这个辅该局限于哪种程度?”

    茹瑺先行站出,说出了他们布局了这么长时间的具体要求。

    “哪种程度?”

    “茹尚书的意思是,该单设命题,还是和会试的其他士子答同一套题目,是吧?”

    “黄侍郎何在,你来说说。”

    黄观负责职大,即便他不站出来,仍会成为众失之的。阑

    与其如此,还不如大大方方表明立场。

    “为辅还是为主,都得以最严要求,既是要考察肯定得以最高标准,可以随举人一同参加会试。”

    “殿试之后,再以进士身份参加算数和大明律的分科考试,至于中不了的,自然就不用再参加了。”

    “只不过,职大学生很大程度不是冲科举来的,因而他们没有功名在身,直接参加会试需要特别恩准。”

    功名都没有,就直接参加会试,还想要高中,这怕不是在白日做梦了。

    黄观这话一出,朝堂静默了良久。

    年纪轻轻,连中六元。阑

    文臣对黄观的印象还不错,他这番话一说,咋看都有些浮夸。

    老朱瞥了眼朱允熥,见他闷头不言。

    不用说,这是朱允熥指使。

    既然朱允熥有这信心,那就该绝对支持。

    “你们可有话说?”

    老朱这么一问,朝臣回过了神来。

    他们要的,就是这效果。阑

    要是考了功名,再去参加会试,那高中的希望不就变大了吗?

    “臣等附议。”

    一众朝臣话不多说,连眼神都不用递,便直接拱手做了回应。

    老朱没给文臣多余的眼神,倒是冷眼一瞥,瞥向了武将的列班中。

    武将打了个机灵,涮涮低下了脑袋。

    他们就没长玩政治的脑袋,什么事总会落后于人一步。

    就像今天这事儿,他们实在不知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了。阑

    话说的多不对,不说话好像也不对。

    幸好老朱只是瞥了眼,很快便开始了其他话题的讨论。

    早朝结束之后,朱允熥先和老朱还有朱标吃了早饭。

    对早朝上的事情,无论是老朱还是朱标,谁都没有再多说。

    反正都已经答应了,再说什么都没用了。

    现在的关键,是要保证哪怕是一个都得中一个。

    一旦一个都中不了,那这次搞的增设两门学科的意义便不复存在了。阑

    吃了早饭,朱允熥提出出宫,老朱随之欣然应允。

    会试在即,哪怕再有信心,也得多做些准备,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。

    从宫里出来,朱允熥去了职大。

    他们收不到朝廷的消息,但总是看报纸的,一早就知道朝廷新开算数和大明律一事了。

    那些选择了其他专业的学生,已从这些专业中体会到了乐趣,对于他们来讲,不见得非要走仕途不可。

    而那些走科举的,听闻这消息后,说是不动心,那是假的。

    抓住这个机遇,仕途能平坦不少。阑

    对于职大的情况,黄观要比朱允熥了解不少。

    因而,在回职大的时候,朱允熥特喊上了黄观。

    该怎样复习,怎样准备,总得定个步骤。

    对于这些,朱允熥一窍不通,只能由黄观亲自来做了。

    到了职大,黄观把走科举的九十六人都叫到了一块。

    这次的增设只是试验,若是可行的话,必然会成为常态的。

    但谁都不能会一直增设,这次的科举,黄观并不会主观定谁参加。阑

    在会试之前,所有的练习全都一块进行,最后以成绩选择最优之人参加。

    其实,反正没有要求,所有人都去也不会有人阻拦。

    但这次的科举,是要为职大打出名气的,凡有可能高中的,才会被允许参加。

    其他还差些火候的,只能等下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