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散碎的煤炭的价格常年维持在三文钱一市斤,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消费的起,只是碍于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,所以销量在民用这一块一直有些低迷,基本上都是各类的作坊和其他一些锅炉房用的多。
自从推出新式煤炭后,王掌柜的煤炭铺一时顾客盈门,人满为患,观看了蜂窝煤现场使用的效益后,很多人在心里暗暗盘算,这一个蜂窝煤约两市斤重,相当于两市斤的碎煤块,虽然用起来比碎煤炭贵了一半,但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性价比来看,都是很值得购买使用的。
当听说四块蜂窝煤就可以使用一整天,不仅能烧水做饭,还能用来取暖后,老百姓们顿时就沸腾了,不到一天的时间,第一批十万块蜂窝煤就销售一空,很多望风而来的买家没买到蜂窝煤,失望之余纷纷要求卖家赶快生产,王掌柜欣喜若狂,连忙打发人去给自己的主子报喜。
在加班加点下,第二批五十万块蜂窝煤很快就生产了出来,但仅用一天就卖光了,连带周边的铁匠铺也跟着狠狠的赚了一笔。
十多家铁匠铺跟王掌柜达成了合作,按照从王掌柜那拿来的图纸制作新式煤炉,每卖出去一个王掌柜都要收一成的返点。
在保证可以一次性放下四块蜂窝煤的前提条件后,这些制做出了各式各样的煤炉,最便宜的只要两百文,老百姓们也是争相抢购。
哪怕是穷苦的人家,一天烧四块蜂窝煤还是烧的起的,时人皆是感叹,有了此物,世间再无因煤炭而毒毙者。
皇城,皇宫,上书房。
皇城司的密探分布在整个盛京城,他们有的是富商,有的是乞丐,有的是公子哥,有的是奴仆,还有丫鬟、掌柜、贩夫、神棍等等五花八门的身份。
每天都有人把他们汇集上来的情报精心整理后,送到掌宫内监戴权的手上。
这些情报戴权会按轻重缓急排序好,时刻以待天子垂问,这些基本上都是民间的民生民事,鲜有涉及政治和朝堂的,是景文帝了解民间疾苦的重要渠道。
景文帝搁下御笔,揉揉发涩的双目,看了一眼躬身而立的戴权,笑道:“最近都中又有何新闻?”
戴权道:“几天前,都中倒是出了一件奇事,东城的一家煤炭铺突然推出一个名为蜂窝煤的新品,外面都传此物把煤炭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,不但燃烧时没有什么烟气,而且燃烧时间极长,十分的安全耐用。”
景文帝眉头一皱,沉思道:“如此说来,果然是奇品。”
“万岁爷,奴才早上打发人出宫去买了几块,现在就在外面候着。”
“哦?速速拿进来,朕要看看。”景文帝来了兴致。
戴权朝外面喊了一声,只见两个小黄门先抬着一个篮筐进来,另外几个小黄门有的抬着煤炉,有的抱着通风管道,几个小黄门把东西轻轻搁下,跪伏在地上等待吩咐。
景文帝快步走上前,见篮筐里放着几个拳头大小、布满小孔的煤块,伸出手就要去拿,戴权连忙道:“万岁爷当心呐。”
说着,戴权从御桌上取了一张宣纸,把一块蜂窝煤包起来,毕恭毕敬的呈给景文帝。
景文帝接过来细细打量了一番,笑道:“这上面的小孔莫非就是其奥妙所在?”
戴权拍马屁道:“万岁爷慧眼识珠。”
景文帝把蜂窝煤放进篮筐里,指着通风管道和煤炉道:“既然东西都齐备了,就点来看看,是不是真的无烟无味。”
几个小黄门连忙把煤炉组装好,在最底下的那块蜂窝煤下面放些刨花,用火折子点了,等到第一块蜂窝煤烧的发红,才把剩下三块依次用火钳夹进去。
戴权又让人找来铜壶装满水后放在上面,不到两盏茶的功夫,铜壶里的水果然沸腾起来,咕都都的溅了一地。
景文帝笑道:“果然是无烟无味,燃烧效率如此之高,连这书房里也暖了三分,不知这蜂窝煤现在售价几何?”
“十二文钱一枚,据奴才所知,到现在已经卖出百万块了,上到豪门世家,下到街头巷尾,都在使用。”
“价格倒也合理,售卖这蜂窝煤的是哪家?”景文帝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。
“晋商吴家,背后站的是...”见景文帝面色一冷,戴权连忙闭上嘴。
“好了,让他们把这些都撤下去吧。”景文帝拜拜手道,不用戴权吩咐,那几个小黄门连忙收拾好,麻利的出去了。
“万岁爷,其实这蜂窝煤不是那吴家所创,而是他们从别人那买来的方子。”戴权小心翼翼的说了一句。
景文帝笑骂道:“你这狗奴才,非要朕的板子落在你身上你才愿意把话说完吗?”
戴权夸张的擦了擦额头的虚汗,继续道:“中车府的人传来消息,说这改良之法是吴家花了八万两银子从那贾瑜的手中买来的。”
景文帝疑惑道:“哪个贾瑜?”
戴权小声提醒道:“两个月前被贾家族长贾珍逼迫,跳了护城河的那个贾瑜。”
“哦,朕想起来了。”景文帝眉头一皱,冷哼道:“他倒是敢要,八万两,哼哼,这八万两要是放在两湖至少能安顿两三万灾民,他小小的年纪要这么多银子干什么。”
大梁虽然人口亿万,钱粮富庶,奈何各项开支又杂又多,这几年以来各地的赋税都是收上来没多久就重新还了回去,有时候还要从国库中倒贴一些,常年的入不敷出,导致库银日益减少,这让景文帝很是头疼。
“不过此子倒是个人才,能赚八万两,就能赚八百万两,只要他后年参与科考,哪怕是只中了秀才,朕也要把他调去内务府里当差。”景文帝看着门外飘洒的雪花,喃喃自语道。
......
对于近日都中兴起的蜂窝煤之风,荣国府也没能幸免,自贾母起到下面的各个主子,皆用上了蜂窝煤和新式的煤炉。
作为荣国府最热闹的地方,荣禧堂里的新式煤炉很大,一次性能放下十二块蜂窝煤,烧起来三天三夜不需要更换,是贾琏在外面专门定制的。
十二块红彤彤的蜂窝煤源源不断的向屋里传送着热量,不一会儿诺大的荣禧堂里就到了要打开四扇窗户来散热透气的地步。
王熙凤看着新式煤炉,啧啧赞道:“不知道是哪个聪明的想出来的主意,以后冷天烧上这个,还要什么火炕?回去我就把火炕撤了去,只在屋里装上这个煤炉,又省心又舒适。”
贾母点头道:“既然这东西能储存,让琏二再多去买一些回来囤着,等过了春夏,秋天又可以烧了。”
王熙凤笑道:“老祖宗,上午琏二已经去过了,回来说今天的蜂窝煤一大早就被人抢完了,白白的跑了一趟。”
一直不说话的王夫人说了一句:“下次让琏儿直接拿着我们荣国府的门贴去找那掌柜的,让他给我们府里留着些,那掌柜的还敢不答应?”
“太太说的是,我晚上回去让他明早带着门贴再去一趟,怎么说也要再买个一万块回来。”王熙凤点头道。
“老太太,太太,媳妇听到一个小道消息,说这蜂窝煤是那吴家从别人手里买来的方子,足足花了八万两银子呢,大家看看,不就是在煤块上戳几个眼嘛,就值八万两银子,啧啧,这钱也太好挣了。”
王熙凤十分艳羡的说道,想她仗着贾家的腰子在外面放印子钱、包揽诉讼,担那么大的风险一年才能到手三四千撑死五千两银子,而不过是在煤块上戳几个洞就抵上她十几二十年的收入总和,这让她很是意难平。
别说贾母和王夫人了,薛姨妈都是一脸动容,虽然她薛家对外号称“家资百万”,但实际手头上能动的银子也就不到十万两,其他的资产基本上都是散落在江南各地的商号店铺,一年也就一两万两银子的收入。
薛姨妈算是半个商人,虽然经商经验不足,但是已经具备了一个商人的素养,听到这个消息时,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是自家能售卖这个蜂窝煤就好了,她敏锐的察觉到,照这样卖下去,最多在春天来临前,那吴家就能把这八万两买方子的银子给挣回来。
贾母好笑道:“你说的轻巧,历朝历代这么多人为什么都想不到?这钱合该让那人挣了去,要是知道这么赚钱,别说是八万两,就是十八万两二十八万两,也有的是人抢着去买这个方子。”
“老太太说的是,不过媳妇还听说,这方子的卖家竟然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,大家说奇不奇,合着这少年是天上的财神爷转世?只是不知道是哪个,要不然媳妇非要和他好好结交一番不可,他今天能写出八万两的方子,保不齐明天就能写出八十万两的方子。”
听到王熙凤的这番话,林黛玉心里瞬间闪过一道人影,下意识的转脸看向旁边的探春,见她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。
......
都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,贾瑜这两天算是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认知,只觉得自己怕是过不了多久就要被爆出来,到时候只怕什么牛鬼蛇神都会来找自己,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好事。
对于这件事,王掌柜也是莫名其妙,赌咒发誓不是自己所为,并保证回去后会彻查此事,给贾瑜一个交代,贾瑜见他一脸的真诚,不似做伪,也只能不了了之。
为了表示歉意,王掌柜特意打发人送来两千块蜂窝煤,贾瑜看着廊下堆的比他还高的蜂窝煤,有些无奈的对晴雯道:“从今天起我得低调一点了,不能再当散财童子,到处撒钱了。”
“林姑娘,三姑娘。”
贾瑜正对着一面墙的蜂窝煤后悔,忽然听见背后的晴雯说了一句。
转过身,见林黛玉和探春挽手而来,二人皆是头戴雪帽,身穿大红披风,贾瑜笑道:“两位女侠大驾光临,令寒舍蓬荜生辉啊。”
林黛玉和探春齐齐的白了他一眼,自顾自的朝书房走去,贾瑜有些莫名其妙,连忙跟上。
晴雯上完茶后,本分的退了出去,林黛玉才小声道:“瑜哥儿,那劳什子蜂窝煤是你的手笔吧?”
贾瑜一惊,这都能看得出来?见探春也是一脸的求证,贾瑜摊摊手道:“本来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和你们相处,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怀疑,不装了,我是八万两富翁,我摊牌了。”
见他油嘴滑舌,得意洋洋的样子,林黛玉和探春又齐齐啐了一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