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2中文网 > 穿越小说 > > 167【众贼】(为盟主“Genius945”加更)

167【众贼】(为盟主“Genius945”加更)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赵瀚又仔细把文章看了一遍,笑道:“你倒是会从故纸堆里找东西。”
    王调鼎此时的身份很奇特,既为赵瀚造反搞理论研究,又不肯彻底的投靠赵瀚。他说道:“刚开始,我从《御制大诰》里面,翻到了太祖皇帝的殿兴有福论。可对照总镇之所作所为,这套理论完全不能用。”
    朱元璋的殿兴有福论,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:又当又立!
    而且逻辑混乱,他先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来阐述全国土地都是皇帝的。只要你在这个国家吃过饭,那么皇帝就对你有恩,你就不能反对皇帝。
    包括朱元璋自己的家人,虽然饿死好几个,却也受恩于元朝皇帝。
    然后他又说,元朝皇帝无道,于是有愚民起来造反。
    并且,造反是不对的,即便你快饿死了,造反也是忘恩负义,这种行为必定遭到天谴。
    至于朱元璋自己,属于被迫造反,属于误入红巾军,并直接把红巾军称为“暴兵”。那个时候,盗贼并起,天下已不属于元朝,因此朱元璋不是在造反,而是在尽早平定天下,让老百姓都过上安定日子。
    通过这套理论,朱元璋不承认自己造反,他乃是匡扶天下的殿兴者!
    而赵瀚的家国天下论,摆明了就是要造反,跟朱元璋的殿兴有福论完全挨不着。
    赵瀚继续翻阅琢磨,问道:“儒家公羊派,不是主张大一统吗?”
    “那是汉武帝时期的公羊派,”王调鼎详细解释说,“汉昭帝、汉宣帝时期,公羊派便提出了传国易姓说。当时吏治日趋崩坏,天下民不聊生,因此公羊派认为是天子无道,必须换一个贤人做皇帝。而且,他们当面请求皇帝禅让退位。”
    “下场如何?”赵瀚又问。
    王调鼎回答说:“请求汉昭帝禅让的被杀了,请求汉宣帝禅让的自杀了。”
    赵瀚忍不住笑道:“哈哈,他们还真敢。”
    王调鼎说道:“此二人虽死,传国易姓说却流传甚广,甚至成为天下儒士的共识。因此王莽篡位,无人反对,全天下都在等着他传国易姓。”
    “国家积弊已深,哪是换一个皇帝就能变好的。”赵瀚摇头叹息。
    王调鼎辩解道:“大秦一统,二世而亡,很多事情,汉代的儒士弄不清楚。”
    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了,西汉首次面临大一统王朝的诸多问题,无法从历史当中获得借鉴,只能探索各种后世看来很天真的解决方法。
    王调鼎继续说道:“在下这篇传国易姓说,与汉时又有所不同,而是结合了总镇的家国天下论。”
    王调鼎的文章是如此阐述的——
    天命无常,有德者居之。
    失德,既失天命。
    怎样算失德?
    引用孟子的话:“桀纣之失天下也,失其民也;失其民者,失其心也。得天下有道:得其民,斯得天下矣。得其民有道:得其心,斯得民矣。得其心有道:所欲与之聚,所恶勿施,尔也。”
    既有德者,能让百姓幸福,可万民归心,可统御天下。
    民心,便是天命。
    获得天命的过程,就是获得民心的过程。
    民心,并非士绅之心,而是庶民黔首之心。
    如何获得民心呢?
    就要观察大明朝廷的过失,将这些过错都改过来。分田亩与小民,任命贤才为官,镇压劣绅豪强,惩治贪官污吏,这些都是在改正朝廷的过错。
    只要将这套政策推行天下,就能获得万民之心,就能获得天命眷顾。
    就能,传国易姓,登基为帝!
    所传之国,非大明国,而是华夏神州。
    赵瀚笑问:“你怎不敢把文章传出去,只偷偷的来找我?”
    王调鼎说道:“大明无道,总镇有德可居之。总镇创立之国,若至哪天无道,岂不也是有德者居之?”
    “子孙无德,自当毁灭。”赵瀚不为儿孙担忧,因为担忧也没用。
    哪有万世不灭的王朝?
    “如此,”王调鼎拱手道,“此文便献与总镇。”
    顺便一提,王调鼎引用的那段孟子言论,明代科举是不会拿来考试的。
    因为被朱元璋删掉了!
    民贵君轻的思想,也被朱元璋删掉了。
    赵瀚说道:“别叫什么《传国易姓说》,文章改叫《天命论》吧。你再回去润色一番,尽量写得花团锦簇,这玩意儿毕竟是写给读书人看的。”
    《天命论》,不仅要给治下士子看,还要让徐颖在南昌传播。
    还可以把《家国天下论》、《大同分田论》、《天命论》,合起来印成一本小册子。所有从赵瀚地盘经过的商船,全部强制购买一本,看不看随他们,但是必须掏钱购买。
    今后赵瀚若是做了皇帝,这些书也会定为皇室教材,每个皇子都必须倒背如流。
    王调鼎拿着书稿退下,回到家里继续润色完善。
    那一堆义军使者被请进来,各自报上家门,顿让赵瀚头大如斗。
    仅扫地王的麾下,就有一丈冰、镇山虎、九头鸟、飞上天等等贼首。扫地王只是带头大哥,其他贼首有很强的自主性,相当于一个反贼联盟。
    而且,扫地王那边已经开始内讧,因为分赃不均和地盘问题,上个月出现好几次军事摩擦。
    为了解决内部矛盾,扫地王决定越界打湖广,打下更多地盘分给这些贼头子。
    扫地王派遣使者过来,其目的非常简单。
    这货无法在江西扩张,发展空间被赵瀚堵住了。于是想跟赵瀚约定,互相之间不要攻击,赵瀚安心往北、东、南扩张,扫地王则去西边攻打湖广。
    对此,赵瀚欣然同意,当场手书一封,让几个使者带回去。
    “你又是哪家的使者?”赵瀚问道。
    这人回答说:“我家大王叫赛吕布,地盘就在泰和县,跟赵天王的地盘紧挨着。我家大王说,愿尊赵天王为主,请赵天王封一个泰和知县。”
    另一个使者插话道:“我家大王也愿尊赵天王为主,请封永宁知县。”
    永宁县,就是几百年后的井冈山市。
    赵瀚顿时呵斥道:“你们杀掉劣绅豪强,这我并不反对。可别以为我不知道,你们还干了什么腌臜事。回去跟你们的大王说,不准打着我的旗号做恶,否则我秋收之后便去征讨!滚!”
    两个使者,吓得立即跑路,生怕赵天王把他们宰了。
    “你又是哪家的?”赵瀚指着另一个使者。
    那使者穿着儒衫,拱手道:“在下方胜弘,家兄方胜昌,暂据龙泉、万安二县。”
    赵瀚惊讶道:“你们把万安也占了?”
    方胜弘笑道:“半个月前的事,攻陷万安县城之后,家兄便立即派我北上。家兄并无称王称霸之心,也尽量约束部众,没有造下太多杀孽。”
    “你此行是何目的?”赵瀚直接问。
    方胜弘说道:“归附赵总镇而已,家兄与我,都曾在白鹭洲书院求学,也聆听过孟暗先生(李邦华)教诲。孟暗先生既然投奔总镇,那总镇肯定有过人之处。请总镇尽快占领泰和县,好与我们的万安、龙泉连成一片。”
    赵瀚问道:“你们可知我的田政?”
    “以前略有所闻,”方胜弘笑着说,“这几日,我都在庐陵乡下走访,对总镇之田政大为叹服。”
    赵瀚笑道:“你们起事造反,就不想荣华富贵?在我手下,可是只能保留二十亩地。”
    方胜弘说道:“我兄弟二人,早就已是破落户,每人能分二十亩地都算捡来的。至于荣华富贵,谁人不想?可广东、福建二省之官兵,顶多明年就能进入江西。到时候,我兄弟二人首当其冲,只有投靠赵先生方可幸免。”
    突然,又有使者插话:“赵天王,咱们赣南义军撑不住了。那两广总督厉害得很,福建巡抚也厉害,他们还有很多火铳,还有能在山里跑的火炮。”
    赵瀚抬手说:“抱歉,今年之内,我不可能再出兵。前阵子跟官兵大战一场,我麾下士卒虽然伤亡不大,但粮草却耗费奇多,须等粮草储备充实之后,才能南下救援你们。”
    这位赣南来的使者,不知如何是好,只垂头丧气坐在那里。
    赵瀚又对方胜弘说:“方兄弟,实不相瞒,我新扩五县之地,正在处理内政。你们愿意归附,我是非常高兴的,但今年之内我都不会再动兵。”
    方胜弘笑着说:“那我们就自己打上来,把泰和县也占了,一起献给赵总镇。泰和县那群贼寇,烧杀抢掠无恶不作,简直比贪官污吏更可恨百倍!”
    若方胜弘真能做到,赵瀚就白捡三县之地,而且地盘能连成一片,直接跟赣州府接壤。
    “如此,静候佳音。”赵瀚抱拳道。
    最后还剩一个使者,赵瀚问道:“你们是密密教的?”
    那使者说:“我是密密教南丰分坛的,密密教愿举教归附赵天王。”
    “有什么要求?”赵瀚问道。
    那使者说:“事成之后,请赵天王封我们张教主为天师,封江、周两位护法为护国大法师。”
    “滚!”
    赵瀚没好气道:“老子不与妖道为伍。”
    就在他们说话之时,密密教总坛已经没了,教主张普薇率残部逃进大山。
    五十多岁的广信知府张应诰,上任之后没有立即募兵剿贼。而是整顿吏治,打击贪官污吏,裁除广信府的贡纸政策,获得造纸行业的一致推崇。
    包括铅山费氏在内,诸多大族皆拥戴张应诰。
    接着,张应诰又废除苛捐杂税,减轻农民负担,就此收服小民之心。
    在士绅和百姓支持下,张应诰募兵4000余,仅操练两月就夺回上泸镇,如今又夺回铅山县城。
    铅山县的反贼,就此消失。
    而且,张应诰正在联络巡抚李懋芳,说下次打仗他可以来帮忙,到时候带五千精兵弄死庐陵赵贼!
    唉,江西的反贼蜂起,能臣也不断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