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,刘备府内。刘备看着眼前之人,问道:“糜将军来此所为何事?”
“曹操无耻之徒,多次威胁陶刺史。可曹操之势强于陶刺史,徐州无人可用,今刺史闻刘将军曾助孔太守退黄巾军,又助于公孙瓒,可见刘将军之忠义,故刺史遣我求助于将军,”糜竺回道。
刘备见此,便问道:“陶刺史与糜将军之意我已知晓,然备乃无权之人,怎助于陶刺史?”
“将军勿忧,陶刺史来此时已言明,若刘将军同意助徐州,刺史愿表刘将军为豫州牧,可暂屯下邳,刺史还可拨五千丹阳兵供刘将军驱使。”
刘备端茶的手颤了一下,面无表情地说道:“糜将军之意我已经知晓,还请将军先歇息一晚,我明日给将军答复。”
糜竺知道此时也不适合说了,便回道:“诺。”
待糜竺走后,刘备将简雍与关羽张飞三人叫来,说道:“今徐州牧陶谦欲使我助其阻曹操,不知尔等何意?”
简雍问道:“陶刺史可给主公何条件?”
刘备笑笑,说道:“陶刺史愿表我为豫州牧,领五千丹阳兵,暂屯下邳。”
“主公,豫州牧只是一个名头罢了,今袁术在侧,主公断难取豫州。然五千丹阳兵与下邳,才是重中之重。”
“宪和所言不假,今我虽附公孙瓒,但领兵之数不及五千之数。且今袁绍与公孙瓒势同水火,又有袁绍盟友曹操在侧,公孙瓒想取胜,实在难如登天。”
“既如此,还请主公早做打算。”
刘备走了一会,看向关羽与张飞,问道:“二位将军意下如何?”
关羽与张飞对视一眼,说道:“但凭主公吩咐。”
刘备笑道:“好,尔等可先整点行李,我明日先去见田楷,再同糜将军一同前去徐州。”
翌日,早已醒来的糜竺前去寻找刘备,问其考虑的如何,刘备笑道:“陶刺史如此诚意,刘玄德断难拒绝,还请将军整点行李,我登稍后启程。”
糜竺大喜,说道:“多谢将军,将军以后若有事,但可吩咐糜竺。”
“如此便多谢糜将军了。”
太守府内,刘备与田楷二人对立,田楷问道:“不知玄德此来何意?”
“田将军,今徐州牧陶谦受曹操威胁,公孙将军与陶谦乃是盟友,故前来求助于公孙将军,但其见公孙将军与田将军都无心顾徐,故前来求我,望我助于陶刺史。我此来是向将军辞行。”
田楷笑道:“将军此去,可有所求。”
“无他,只希望将军同意将我麾下兵马带走,如此才有一保之力。”
田楷愁道:“我也知将军之难,但将军也应知晓,今主公与袁绍对阵,将军若将麾下兵马带走,岂不是陷公孙将军于危难?”
刘备也关切地说道:“田将军之意我岂不知?但玄德实在是需要这些兵马,还请将军应允。”
田楷想了一会儿,说道:“不如将军只待一半,如此我也可向主公交待,玄德也有一保之力,且徐州牧陶谦定不会亏待于你,可好?”
刘备见此,只好同意。出来太守府,关羽向刘备问道:“田将军可同意主公将麾下兵马带走?”
刘备回道:“如我等所想,田楷只让带走一半兵马。”
关羽松了一口气:“总比我等先前所料结果要好。”
刘备骑上马,说道:“事已至此,还是快快启程为急。”刘备于是便与关羽张飞等人再校场点兵,挑出精锐之人,一同前往徐州。
十几日之后,几人便率领军队来到徐州,陶谦见到刘备,大喜,说道:“早已听闻刘玄德之名,今日一见,果不同凡响。”
刘备也回到:“陶刺史之名,备亦听闻,刺史体恤百姓,仁爱有加,实乃一方明主。”
“玄德,你我莫要在此做这无用之功,还是快快进屋,商议大事要紧。”
“诺。”
待几日坐好,陶谦说道:“想必糜将军也与你言明,待你来后,可暂屯下邳,五千丹阳兵我已准备好,将军随时便可带走,至于上表刘玄德为豫州牧之事,我也派人前去了,玄德可还有何要求。”
“备岂是贪得无厌之人,刺史放心,备定为刺史尽心尽力,只是备有一事不明,还请刺史解之。”
陶谦与众人看了一眼,问道:“玄德有何事,尽管言明。”
刘备回道:“将军与袁术乃是盟友,今袁术占豫州,又如何表备为豫州牧?”
陶谦笑道:“原来是此事。”
此时有一官吏说道:“刘将军不知,袁术此人,贪得无厌。我主与其联盟,本该互助,然其最近却有攻我徐州之意,此行可为君子?”
刘备恍然大悟,说道:“陶刺史之意我已知晓,到时还得刺史多多援助。”
众人笑道:“将军尽管放心。”之后自是宾客尽欢,好不热闹。结束之后,时辰也已不早,陶谦便让刘备歇息一晚,明日再走。
翌日,刘备告别陶谦之后,率领众人前往下邳,路上,刘备将豫州牧之事告与简雍等人。张飞气道:“我本以为陶谦乃一君子,没想到今日却行此事。”
刘备急忙说道:“张将军莫急,此事也并非全是坏处。今我连五千丹阳兵在内,共有七千人马,且徐州众人也答应尽力助我,如此也可行。”
简雍此时也有点着急,毕竟若不处理好,到时可是腹背受敌,于是便说道:“主公还是小心为上。到达下邳后,主公还得求助于糜将军,望其说陶刺史再多派兵马粮草。”
“宪和之意我已知晓,现在还是稳住下邳为好。”
“诺。”
到达下邳,刘备便令关羽张飞二人前去练兵,再派简雍前往各地拜访名士,请其协助,而刘备则亲自前往陈家,希望能得到陈家的帮助。
陈府,陈珪书房内,陈登向陈珪说道:“父亲,想必刘玄德不日便会前来我府,不知父亲何意?”
陈珪放下手中的毛笔,说道:“刘备之名,我有所耳闻,也可为一方明主。其若来拜访,你便可先应下来,观其后效。“
“诺。”
陈珪看着眼前的儿子,说道:“耀邦一走也已几年,其所为你也知晓,为父之你之才不弱于耀邦,你正好借此机会扬名,到时我陈家一门双雄,岂不妙哉?”
不出二人所料,刘备不久便来到陈府,早已准备好的陈登也同意了刘备的请求,同其一起治理下邳。
至此,刘备便暂时得到立足之地,开始了自己的征途。
此时,天下便暂时稳定下来,各地诸侯都在为自己的将来而打算,各自蒙头发展,暂且不提。众人并不知道,一场灾难即将来临。